返回

父改枪被判,上交光刻机能考编吗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5章 将军衔,一等功,最高勋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有些诧异。

    然后才想起来,自己抄技术的时候的确提到过这些东西。

    但如何解决,系统没提。

    陆凡也只能空泛的说了几句,

    “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关键在于磁流体的控制,第一壁材料,以及室温超导体材料的突破。”

    “亚空间轨道飞行器关键是气动布局、斜爆轰变循环发动机和耐高温材料!”

    “量子计算机在于激光铷原子冷却术,构建量子网络,同时要解决稀释冷却机。这项技术在我国属于卡脖子技术。”

    “此外还涉及激光脉冲生成器,量子纠错QEC-shor算法,超导量子电路,二级存储,室温超导材料,微纳米电机......!”

    不知不觉陆凡说了足足半个多小时。他惊讶发现,自己仿佛对这些知识有着很深刻的印象。

    明明不懂,却能说的头头是道。

    徐首长、王、孙、宋、康等院士也都在听,不过涉及到非擅长专业,他们就只能当个听众,完全不敢发表意见。

    反倒是跟随宋老身边的汪淼,能跟上思路,时不时问了一嘴。

    虽然他擅长的是纳米材料,但也对超导、量子计算机、可控核聚变也有所研究。

    这越听,汪淼越觉得眼前这个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年轻人,简直就是个怪物。

    他忽然觉得,自己好像被开除人籍了。

    与眼前这位人相比,他这个碳基生物有些格格不入。

    汪淼甚至怀疑人生,怀疑自己是不是弱智。

    凭啥人家能精通芯片半导体、核电、材料等多个领域,一开口就是“学术至高前沿概念”。

    而他呢,只能弱弱的专攻一个纳米材料,就差点心力交瘁。

    人与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?

    孙院士、康老等人听完后,都麻了。

    六边形战士啊!

    这脑子比爱因斯坦还强啊。

    徐首长眼眸越来越亮了,心中不禁感慨,自钱老之后,再赐无双国士,天佑我国啊。

    他决定要留下陆凡。

    让陆凡去研究民用科技屈才了。

    国士就该去研究军工。

    虽然这会引起负责科技方面同僚们的不满,但他不在乎。

    思考到科技方面的同僚为了拉拢陆凡,许诺了两院院士,国家特殊人才津贴,党史列传,族谱单开等诸多优厚条件。

    徐首长压力山大,心里把青山(负责科技方面的大首長)骂了半死。

    冥思苦想,徐首长才想好自己的筹码。

    决定向上为陆凡申请一等功两次,国一进步奖+军一进步奖,全国十大杰出科技工作者,军队最高勋章,

    以及军事技术专业少将军衔。

    这其中,最重要的还是军人荣誉三部曲。

    第一部曲:加将军衔。

    第二部曲:加一等功。

    第三部曲:加最高勋章。


第25章 将军衔,一等功,最高勋章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